姊妹美容
SISTERS BEAUTYPRO
Beauty Talk 醫生專欄分享
時髦的三十八歲陳女士因面容出現老態而到來求診,雖然她常常做facial和運動來保持最佳儀容和體態,但仍抱怨面容越來越憔悴,希望可尋求專業意見;求診時一 見醫生第一句說話:「醫生,有甚麼方法可令我的面『firm啲!』」
一般女士總對面容老態有不能言喻的煩惱,常利用想 「firm啲!」、「豐滿啲!」、「看來精神啲!」等不具體描述。醫生會診時須了解容貌上容易引起老化的徵狀,再詳細溝通是否那些面部結構的改變令她/他看來衰老,雙方取得共識才能改善問題。並不是想「firm啲!」就做收緊那樣簡單。
老化徵狀兩大類型:鬆弛下垂VS組織流失
隨着歲月流逝或受先天性因素影響,原本大小適中,皮膚富彈性的臉,變得憔悴,欠缺朝氣。事實上,大部份的面部老化徵狀,都可歸類為支撐能力減弱所引致的鬆弛下垂(Descent) 及皮下組織流失 (Volume loss) 等兩大問題。
以往普遍認為(包括醫生在內)面部老化是因為肌膚在地心吸力的作用下引起鬆弛下垂所致,因此治療重點往往是以手術方法如拉面皮或以非手術方法如各種能緊膚的激光或射頻儀器等。但是,收緊了的肌膚並不一定可消除面容老態,過份的收緊面皮甚至可能令容貌變得不自然,漸漸地開始意識到問題不一定在皮膚的鬆弛下垂上。
面部皮下組織流失(Facial volume loss)
隨着近年醫學上對面部老化過程有更深的了解,認為 面部老化徵狀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皮下組織流失所致。在嬰兒及年輕時,面部皮下組織都較豐滿,有豐富的脂肪、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等維持皮膚彈性及緊緻度。當年齡漸長,面部的脂肪或是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等逐步流失,令面部呈現凹陷。
面部皮下組織流失引起的凹陷,常常是和個人體質問 題、或減肥過度有關。常見的部位為眼下鼻側位置的皮下組織流失令淚溝明顯,顯得憔悴無神,甚至呈現出眼袋。 臉頰凹陷則會讓人有顴骨過高的錯覺,讓人容易有「兇 惡」、缺少福氣的印象。其他部位的皮下組織流失,如嘴巴周圍組織凹陷令唇紋、虎紋加深,而太陽穴的凹陷就會看起來顯得份外蒼老等。
仔細觀察陳女士的肌膚,她的皮膚保養得不錯而且亦沒有明顯的鬆弛,她的老化徵狀主要是因為皮下組織和脂肪的流失,而呈現面頰凹陷、淚溝明顯、皺紋等各種面部老化徵狀。
陳女士聆聽完專業意見後問:「我要不要多吃一點 養胖一點,這樣臉部的凹陷就會解决了!」 事實上,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後,面部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凹陷,體重的增加似乎沒有多大的幫助,增多的脂肪量也大部份累積到身體部位上。對於陳女士的問題,可考慮些針對皮下組織流失的治療來獲得改善。
要藉此機會強調一點,雖然現時的醫學美容方式多樣化,但因每個個案所出現的問題成因、嚴重程度等均有不同,醫生都會按其實際需要,建議合適的療程。
下期會探討改善面部老化徵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