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美容
SISTERS BEAUTYPRO
Beauty Talk 醫生專欄分享
近年醫學美容迅速發展及技術日新月異,令女士們趨之若騖,更謂現今醫學美容治療已可取代傳統外科整形治療,手術刀逐漸無用武之地等等。在眼部美容治療,以往的而且確必須靠外科去解決各種問題;但現在我們可以單純利用醫學美容治療來改善,或與美容外科治療配合應用,使手術變得簡單和減少併發症。這一點在日本、英、美等國家早已體會及應用,既可令外科治療的癒合期縮短,又可加強治療效果;兩者治療須配搭得宜便可取得平衡和良好效果。
近年來對眼部組織老化進一步的明白,並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們更能準確的分析及治療眼部問題。目前可歸納下眼部組織老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變化。
眼周組織鬆馳變薄凹陷 (Volume Loss) ,尤其是下眼瞼與兩鼻側的淚溝組織 (Tear Trough) 老化凹陷最為突出;眼眶內脂肪組織突出,肌肉肥厚等形成眼袋。若是仔細區分,眼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肌肉性眼袋,另一是脂肪性眼袋。肌肉性眼袋指的就是在我們笑的時候,眼睛下方的眼輪匝肌收縮,隨著年紀的增長造成明顯的眼下肌肉肥厚突起。而脂肪性眼袋,則是眼下脂肪突出堆積而成的。
眼袋的出現其實是一個進行式。在年輕的時候,眼睛下方的線條與臉頰是十分平順的,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眼部皮膚鬆弛及肌膚變薄凹陷,讓眼下的地方造成凹陷而形成「淚溝」。另一方面,長時間下來,皮膚的支撑力減弱使眼下皮膚變得鬆弛下垂。令皮下組織的脂肪塊和肌肉堆積在眼皮下方凸出形成「眼袋」因此,在治療時要考慮眼周皮膚鬆弛、肥厚的肌肉組織及脂肪積聚等問題,很多時亦須綜合多項治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可參考圖片對比)
上期提及三十四歲的徐小姐和五十八歲徐媽媽來求診有關下眼袋治療。診症其間諮詢知道徐小姐的工作比較繁忙並常要飛往其他地方開會,長期休息不足令看起來有些疲倦。在一年前開始浮現眼袋,現在情況像加重了,眼袋變大及出現黑眼圈;最近朋友看見她,不是說她很累,就是勸她不要熬夜。她自覺是因為眼袋而使她欠缺神采,去除眼袋便可看起來比較有精神一點。加上眼看徐媽媽多年來也受眼袋困擾,希望在眼袋不太大時接受外科手術,便可一勞永逸。
仔細檢查徐小姐的眼部情況,發現眼周肌膚輕度鬆馳,眼頭下方附近皮膚變薄和凹陷的情況,這是常見的眼部組織下陷的位置,即是內眼角下、兩鼻側的淚溝,造成皮下微血管透過皮層顯現,是屬於淚溝型的黑眼圈。徐小姐眼下兩鼻側雖然因肌膚鬆馳而出現了小眼袋,但卻不見明顯的脂肪突出,問題主要在小眼袋下方合併出現淚溝凹陷,那麼眼袋看起來就更明顯了,讓人看起來覺得沒有精神。
針對眼袋和淚溝
治療方面須綜合針對眼袋和淚溝等問題;小面積的脂肪性眼袋,可考慮加強皮膚的緊緻度,醫學上利用射頻無創拉皮技術,特具眼部肌膚緊緻程式,可緊緻眼部組織,若一至數次,像屏風作用減少脂肪突出鬆馳;不過眼部組織較其它肌膚組織薄弱,治療時要特別小心護理眼球,應找特設有眼部療程的專業醫療設備。對眼下組織凹陷則須以皮下充填性治療 (Filling),即利用皮下填充劑注射,加強皮膚的支撑力及修整眼下部位的線條,達到改善眼袋的目的。現今有多種被認可的安全皮下填充物料選擇,如透明質酸或嶄新的左旋乳酸聚合 (Poly-L Lactic Acid) 亦可考慮自體富血小板血清PRP或脂肪移植充填。
眼袋的美容外科手術並不適合徐小姐,反而會加重她眼下凹陷的情况,外觀上更憔悴。若治療前評估不足而忽略了淚溝的情況或眼窩凹陷的填充。當去除眼袋後淚溝的情況卻更突顯出來。徐小姐接受了以上的個人化治療方案,以綜合性醫學美容治療眼袋、淚溝和黑眼圈,並達到預期效果。下期進一步探討其它眼袋治療方案。